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人民日报——吉利—沃尔沃 跨国企业新范式
2014年12月9日来源:人民日报

  沃人治沃 要在杭州

  “福特束缚了我们的手脚,而吉利给了我们充分自由。”沃尔沃汽车集团媒体关系负责人大卫·易卜生对记者说。

  当年福特兼并沃尔沃,将沃尔沃中高管理层全部换掉,完全按福特的思路来治理,“沃尔沃只要听使唤就行”。

  正如南橘北枳,水土不服不可避免。

  吉利接手后,采取“沃人治沃,放虎归山”方略。

  沃人治沃,以有边界的目标管理为导向,给予沃尔沃管理层充分自由,即目标管理+主观能动。

  用李书福的话说,“沃尔沃是沃尔沃,吉利是吉利,两者是兄弟关系,而非父子关系。”

  但是,“沃人治沃,要在杭州”,这是吉利集团始终坚持的一条原则。最高决策机构在杭州。李书福与哥德堡的董事会充分沟通,制定发展蓝图和战略方向,由沃尔沃管理层在全球实施。

  一种东西方智慧的融合。

  所谓放虎归山,是让沃尔沃恢复历史辉煌。

  在福特旗下那些年,沃尔沃“工人只是上班下班”,缺乏“主人翁精神”,就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吉利要让其重回山中,充分释放活力和闯劲。

  方略如何施展?

  任人唯贤,透明治理,一直贯穿始终。

  在他那间装有世界地图墙的办公室,听李书福娓娓道来,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情节。

  并购后,如何选择首席执行官?按照最初想法,延续福特的“接班计划”。但沃尔沃总部工会组织的人得悉后,立即写信来,表示既定人选不合适。

  吸纳工会建议,再经层层选拔,曾在大众汽车公司任职多年的雅各布脱颖而出。

  雅各布在国际业界享有崇高知名度,被誉为“汽车狂人”。他上任后大刀阔斧,一年后推出新的商业计划,销量上升,企业赢利,为吉利—沃尔沃的融合奠定坚实基础,但2012年因与董事会意见不合而离职。

  李书福和董事会又挑中了来自德国曼卡车的汉肯。他在前任基础上继续开拓,尤其是推行“拥抱吉利,协同发展”理念。2013年2月,吉利在瑞典哥德堡设立研发中心,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紧凑型模块化平台(CMA),研发小型发动机,开展联合采购,在科技创新方面深度合作,实现技术转让。

  吉沃融合,走过了“拉郎配”、相亲相爱、结晶生子的历程。这是流行于沃尔沃内部的一个形象比喻。

  吉利—沃尔沃的运营模式,直接影响到瑞典政府高层对中国投资的看法。瑞典前财政大臣安德斯·博里曾对李书福说,瑞典政府感谢中国投资。在二十国集团开展的一次民调中,他代表瑞典政府毫不犹豫地给中国打了最高分。

  发展——

  互鉴互学 和而不同

  “在国际并购中,存在一种‘七七规律’,即70%的并购未达到预期商业目的,其中70%的原因是文化因素。”负责研发的沃尔沃中国区副总裁沈峰博士这样说。

  仅在汽车领域,就有德国戴姆勒—奔驰并购美国克莱斯勒、德国宝马并购英国劳斯莱斯等失败案例。尤其是前者,曾被称“天作之合”,却又成“最失败并购”,文化整合便是主因。有个形象比喻说:“德国围栏圈不住美国野马”。

  就文化因素而言,最难逾越的鸿沟,一是与工会组织的关系,二是管理方式的差异。现在看来,这两条鸿沟并未对吉利融合沃尔沃形成障碍。

  沈峰2010年带队去哥德堡考察,哪怕散步时遇到的工人,目光都是冷冰冰、充满怀疑的。现在再去哥德堡,当地工人充满自信,满脸幸福,主动与中国人打招呼。

  这种转变的背后,除沃尔沃本身业绩的根本性改变,还有文化整合因素。

  “中国人身上的一些特质,比如包容、强调人文关怀,这些元素很有张力,能充分体现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李书福说。

  东西方文化理念,并非不可调和,关键在于包容互信,彼此尊重,和而不同。

  为节约成本,沃尔沃想关闭哥德堡附近的一家工厂,数百人工作受到影响。因为得到工会代表的充分理解,他们一起出主意想办法,最后问题得以稳妥解决。

  沃尔沃大庆工厂,专门设立酒吧,营建适合瑞典人习俗的氛围,展示对瑞典文化的尊重,让他们找到家的感觉,与大庆人成为兄弟。

  在一次董事会上,李书福曾说沃尔沃应该更豪华,让好东西与消费者喜好更好融合,而不是单以排量大烧油多来满足“豪绅”的消费。结果遭瑞典媒体爆料,被指不懂瑞典的价值观。

  此事却直接促成了DRIVE—E动力总成的推出,比如一款SUV车配置的四缸发动机,理论数据达到400马力,每公里排放的二氧化碳不足60克,环保性能大大提升。

  东西方理念的碰撞,反而促进了相互融合,催生了更高端、更豪华、更全球化的产品。

  李书福说,他对未来有两个目标。一是培养一流的汽车工程师,这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关键之处。

  吉利设在哥德堡的研发中心,雇用的工程师人数已近500人,其中不少是原来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的研发人员,中国工程师和他们在一个平台工作,采用沃尔沃轿车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路线,共同研发紧凑型轿车,实现技术融合。

  第二个目标,是打造高端零部件体系。无论是日本车企,还是德国车企,其零部件体系都十分强大。有了真正的中国零部件生产体系,才能与欧美日韩的车企竞争。

  记者看到,坐落于宁波杭州湾新区的吉利慈溪生产基地,有整车厂,有发动机厂,还有一墙之隔的众多高端零部件合资企业,让“零部件产品离整车厂的距离不超过1公里”。

  一位沃尔沃高管说,沃尔沃从吉利学到了以创业心态面对市场,提升了快速反应能力;吉利从沃尔沃学到了科技创新、阳光治理,在学习西方商业文明中逐渐成长。

  美国《华尔街日报》《福布斯》杂志,英国《金融时报》《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体,关于吉利的正面报道近期不时见诸报端,认为吉利并购,改变了资源兼并等中企海外并购传统模式,形成了一套治理跨国公司的有效体系。

  吉利—沃尔沃,从成功并购,到稳定业绩,再到飞速发展,“中国投资”与“欧洲技术”顺利对接,东方所有权与西方治理架构相互融合。吉利“走出去”,打造了一套全球型跨国公司经营新范式。

  不过,对今后国际竞争环境之凶险复杂,李书福心里是明晰的。“西方人总会戴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只有做出200%的努力,才能得到100%的回报。在境外竞争,我们要比西方人做得更好,才能得到西方人同等的尊重。”

共 2 条 2/2首页上一页12
TAGS:吉利 沃尔沃 | 责任编辑:车新闻编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