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从被指暴利400亿到亏损53亿 交强险四年经营“过山车”
2010年9月6日来源:本站编辑

  30家中资产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亏损高达53亿元,剔除投资收益,实现承保利润的只有平安、太保等为数不多的五家,整个中资产险在交强险承保上出现大面积亏损。这是中国保监会公布2009年交强险经营状况的简报,也是自2006年7月1日起中国保

 

  尽管数据早已发布,但是本报了解到,这份交强险报告中交强险经营四年来首次出现这么大的巨亏,受到了市场的质疑。而对于多数已经获得独立法人资格的外资财险而言,交强险无论是“暴利”,还是“亏损”,都成为它们想要进入国内车险市场无法逾越的制度鸿沟。

  “一个以不盈不亏为经营宗旨的交强险,在四年间,出现了过山车般的经营情形:2007年,交强险曾被北京律师质疑每年暴利高达400亿元,这一质疑并未得到保险监管部门的回应;2008年,交强险两年半的经营报告显示该险种实现盈利18亿元;而到了2009年,交强险又出现53亿元的巨幅亏损。这样的经营数据波动实在太大了。”8月29日,上海保险市场一位资深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据记者了解,从2008年到2009年,经营交强险的中资财险队伍在不断扩大,从26家增加到30家,但是交强险却意外出现了承保亏损。8月30日,多家接受本报采访的外资财险公司并没有对这份数据发表看法,却无一不表示了对经营交强险的强烈愿望。

  “即使交强险经营出现亏损,但是外资依然很希望能够获得经营交强险的资格,因为只有获得这项资格,才意味着外资产险可以真正无障碍地进入国内的商业车险市场。我们一直在等待保监会的信息。”一家外资产险公司商业险部负责人如是告诉记者。

  亏损有“理”

  在所有35家中资产险公司中,仅有5家公司在剔除投资收益后还有承保利润,其余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即使作为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去年经营交强险业务也出现超过12亿元的经营亏损,耗掉该公司两年半累积经营利润的一半。

  中国保险行业8月20日出具的多家中资保险交强险精算报告显示,列举的亏损理由均是人身伤亡赔偿标准中的死亡补偿金和残疾赔偿金上涨,CPI上涨使包括丧葬费、交通费、护理费、康复费、住宿费、误工费在内的多项支出成本上升,工业品出厂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导致汽车修理行业的价格上涨,增加了交强险财产损失的赔付成本。

  而人保财险的精算报告甚至还预测,随着收入水平及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交强险的赔付水平还将会保持不断上升的趋势。

  “交强险经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就承保和赔付来说,去年确实没有利润,恶性酒驾事故的频繁发生,致使保险公司赔付率比往年都要高,而基础费率在2008年的基础上整体有所下调,赔付限额提高。在城市中,人身伤害赔付的标准要比农村高,而汽车维修成本则是农村要比城市高,这里面都有很多的隐性成本,侵蚀着交强险保费。还有各家保险公司承保的规模和市场占有率都不同,多数保险公司经营交强险亏损是事实。”9月1日,上海一家中型产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5家盈利的财险公司中,平安和太平洋财险尽管当年实现盈利,不过,两家公司的利润额也较前一年有所下降,其中平安产险交强险2009年经营利润为3.84亿元,2008年同期为4.33亿元;太平洋财险2009年经营利润1.31亿元,2008年则为4.15亿元。

  在今年14家出具交强险精算报告的公司中,记者也发现,在所有车的类型中,亏损严重的都是经营性车辆,如营业客车、营业货车、拖拉机和挂车,而家用轿车的交强险业务基本上都是盈利的,另外企事业单位的团险车辆承保也是盈利的。仍以人保财险为例,去年该公司家庭用车交强险经营利润为3.932亿元,而同年营业客车业务亏损高达9.4811亿元,拖拉机和挂车交强险分别亏损5.09亿元和9.0563亿元。

  盈亏难解之谜

  即使全行业交强险出现亏损,而交强险工作组负责人却在8月20日表示,暂不考虑对交强基础险费率进行调整。不过在今年的交强险第三份报告中,一个有趣的情形是,交强险出现承保亏损,商业车险却实现了整体扭亏。

  尽管这位负责人解释交强险基础费率暂不做调整的原因时表示,交强险将通过责任限额和费率的调整实现较长时期内的基本盈亏平衡。

  但是数据显示,2009年,保险公司共支付交强险赔款472亿元,比2008年增长26%,赔付率为78%,比2008年增长9.4个百分点。而相较赔付率的提高,交强险的经营费用率却继续呈下降趋势,交强险整体经营费用率比2008年降低1.8个百分点,至30.8%。而之前的2006年至2008年,交强险的经营费用率依次为124.3%、39.2%和32.6%。

  “交强险盈利,成本控制是一个重要环节,在交强险第一年开始运行的时候,各家保险公司投入都比较大,经营费用超支,但是从第二年开始成本率就大幅下降,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交强险和商业车险用的是同一个车险信息平台,出单系统也是一套,保险公司要支付出多少成本,业内都清楚;其次,在赔付方面,既然保险公司能控制商业车险规模,控制商业成本,实现扭亏为盈,那为什么交强险就出现如此大的承保亏损?官方解释受资本市场波动和国家振兴汽车行业政策影响,汽车销量上升,使得保费增幅加大,出现的赔付也加大,但是各家保险公司的精算报告中已经出具赔付主要是经营性的客车、货车等,也就意味着私家车出险概率比经营性车辆要低很多,那又为什么交强险出现53亿的承保巨亏?”前述上海保险业内资深人士分析指出。

  外资被挡在“门外”

  记者了解到,每一年的交强险经营业务报告,对于中资财险公司而言,总是欢喜的公司少,忧愁的公司多,而对于已经转制为独立法人的外资财险而言,它们至今都还被挡在经营交强险的门外。

  “我们没有听到监管部门要放开外资财险公司经营交强险的消息,如果保监会放开交强险经营业务,应该会发布通知。”在外资财险大本营上海,一则保监会有意放开外资财险公司不能经营交强险的限制的消息在市场上流传,而9月2日一家总部在英国的外资财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则明确向记者表示,没有明确听说此事,该公司也还没经营商业车险。

  不过虽然这家外资产险公司没经营商业车险,但是所有的外资产险几乎都在等待保监会的“赦令”。

  今年7月15日,AIG集团副总托马斯在上海接受本报采访时就表示,美亚对进军商业车险领域有极大的兴趣,也希望中国保险业能够放松商业车险对外资的一些经营限制。但是外资至今仍未看到保险监管机构在交强险上对外资放开的动向。

  “中国的商业车险市场占整个产险业高达70%的比例,对于任何一家外资产险公司而言,这个市场蕴藏的商机都是显而易见的,这几年,我们也都关注中资产险公司在车险业经营的情况,我们自己也给本国的跨国企业做一些商业车险的承保,但是此前是还没完成分改子,不能做异地的承保业务,现在完成了分改子,交强险对外资的设限,又使得外资产险公司无法真正拓展在中国的车险市场。”同日,一家日本外资产险公司负责人对记者无奈地表示。

  记者也了解到,对于外资而言,只要能够经营交强险,就有扩大产险保费规模和实现盈利的可能。而在上海市场,有的外资产险公司已经开始“曲线”扩大商业车险业务,即投保人也可以在外资产险公司投保商业车险和交强险,商业车险保单由外资产险公司出具,交强险保单则是由外资产险的“合作方”中资产险公司出具,投保方在外资公司也能一并投保商业车险和交强险。

  

      [分页]

  财险业集体咸鱼翻身 专家质疑业绩长期向好

  亏空多年的财险业在今年集体咸鱼翻身实现盈利。最近公布的几家上市保险公司的中期业绩报告显示,财险三巨头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均在今年上半年实现大幅度盈利,牢牢占据三甲位置。中华联合保险、大地财险两家公司紧随其后,也在上半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保监会最新的数据也显示,1-7月,保险全行业实现财险原保费2417亿,同比增长31.86%。

  保费收入增长,业绩翻身,保险公司一致认为是“得益于行业经营及成本有根本改善”,并判断此次整体向好是行业的一个长期的趋势。然而,有专家认为,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才是释放财险公司利润的主要推动力,财险公司要想真正过上好日子还有不少的路要走。

  财险三足鼎立

  与寿险保费排位激战不同的是,财险行业的领先者牢牢掌握了三甲的位置。

  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7月全行业实现财险原保费2417亿,同比增长31.86%。其中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分别实现财险保费收入938亿、349亿和311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保费收入更是同比增速60.38%和45.56%,远高于行业增速。

  按照最新的数据统计,排名第一的中国人保市场份额为38.8%,中国平安财险市场份额为14.4%,排名第三位的太保产险市场份额为12.9%,三家公司合计占据2/3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2008年和2009年,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3家保费收入之和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63.86%和64.21%,财险市场三足鼎立的局面暂无改变。

  集体“咸鱼翻身”

  8月30日,上市保险公司中报披露完毕。跟之前预期的一样,中国太保的财险业务同样让人侧目。其上半年财险业务净利润15.21亿元,同比增长136.5%,承保盈利按年升两倍,至8.91亿元人民币。

  行业龙头人保财险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实现净利润2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倍。同时,作为公司核心业务的承保业务在上半年成功扭亏为盈,盈利19亿元人民币,承保利润率达到3.3%。而之前,财险作为“核心业务”,已经连续3年亏损,其2009年上半年承保亏损达到了15.34亿元,主要业务车险业务更是承保巨亏20.88亿元。所以8月17日,人保财险公布的车险今年上半年盈利10.77亿元,整个承保业务盈利19亿元,远超出市场的预期。

  中国平安财险业务净利实现扭亏,由去年同期亏损0.25亿元转为盈利10.88亿元。

  “2010年上半年,财险市场赔付率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实现承保利润39.6亿元,财产险公司中24家实现承保盈利,比去年同期增加13家,车险业务实现扭亏为盈。”保监会相关人士介绍。

  不只是三巨头把守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的财险公司上半年经营亦有所改观。

  “我公司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再创历史最好水平,实现保费收入68.6亿元,同比增长20.2%。”大地财险向《华夏时报》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34家分公司实现承保利润,上半年承保利润总额2.41亿元。”

  记者了解到,自去年以来,大地保险主动调整舍弃的高风险业务和连续亏损业务近4亿元,优质效益业务占比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

  “随着财产保险业的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不断深入,我国财产保险市场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效益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大地财险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财产保险业处于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轮快速发展期与上一轮发展周期相比,具有更好的发展质量和发展条件。”

  盈利开始OR结束?

  而关于财险承保盈利的原因,很多险企归功于市场竞争的规范,并认为这是一个长期的趋势。但亦有专家认为,会计准则放大了财险行业的盈利能力。

  “监管加强确实使财险市场出现了积极的改善,但财险行业是否就此走上盈利期现在并不好就此下结论。”一业内人士认为,“除了行业好转,新会计准则实施将利润提前实现以及车险保费大幅录取也是原因。”

  国海证券发布的研报同样认为,在财险经营有所改善的同时,新会计准则将利润提前实现的调节功能才是财险利润大幅增长的最大推力。这也就意味着后续时点利润的减少,财险的短期性决定了减少的利润很快就会反映到报表中来。

  国海证券甚至认为:当前财险市场饱和状态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改善,还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上半年综合赔付率偏低主要受益于新准则下的已赚保费计算规则变动,财险行业仍没有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财险的高盈利将是昙花一现,下一个低谷从2010年下半年即将开始。

  “内地调整会计准则虽然有助释放财险公司利润,但实际仍得益于行业经营及成本有根本改善,行业前景依然有持续的发展。”太保财险总经理吴宗敏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

  “这得益于合规监管力度加大,行业基础设施不断健全,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大地财险同样认为行业已经进入一个良好的发展时期。

      [分页]

  二级市场最高溢价率超5%

  投资稀缺性助燃创新债基

  本报记者 付刚 北京报道

  股市的持续震荡调整,正在让债券基金“稳定器”的作用凸显。

  今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不断,近八成偏股型基金未取得正收益,与此同时,债券基金的表现却相当稳健,全部实现正收益,下半年以来收益更是出现加速迹象。

  晨星数据统计显示,截至今年8月30日,今年下半年以来,47只普通债券基金的整体平均收益率达2.79%,大大超越上半年1.78%的平均收益率。良好表现使得债券基金引爆了投资者的热情,9月1日,两只创新债基同日发行,同日创下首日售罄并启动“末日比例配售”的神话。一时间,债基成为投资界最热的话题。

  创新债基连续出现比例配售

  “仿佛回到2007年,我们感受到了投资人的热情。”在8月31日下午,富国基金的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在走访众多机构后告诉记者。她透露,由于该公司9月1日将要发行的富国汇利分级债基有规模上限,很多机构都表示会用多于目标份额的资金来申购,比如有家保险机构想购买1.5亿份,就会动用1.7亿元资金来申购。

  但事态的发展,令上述保险机构未能如愿,配售比例远低于他们的预期。

  富国基金9月2日公告,9月1日一天就售罄的富国汇利分级债基启动“末日比例配售”,其规模上限为30亿份,认购资金申请配售比例为56.39%。这从另一个侧面意味着,9月1日当天,约有53.2亿元资金认购了富国汇利。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并不仅是机构投资者情绪高涨,个人投资者也在追捧这次创新分级债基。

  上述富国基金人士告诉记者,9月1日当天,位于上海的富国直销柜台前,一度排起了长队。尽管发行时间仅一天,个人投资人通过渠道的认购数额仍近10亿。

  巧合的是,同在9月1日开卖的华富强化回报债券基金也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也是一日售罄,并启动“末日比例配售”。华富基金一位人士9月2日向记者透露,当天约有23.5亿元资金认购华富强化回报,配售比例将在85%左右。

  对此,银河证券基金研究总监王群航向记者分析称,两只债券基金之所以受追捧,一方面缘于弱市环境下投资者对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因为封闭式债券基金在国内市场具有十分显著的稀缺性。

  在他看来,就现有的场内可交易品种看,高风险资产的股票是主体,数量已经超过1800只;而在低风险产品方面,目前仅有之前上市不久的几只债基。王群航预计,华富强化回报债券和进取型的汇利B在二级市场上市时,出现溢价交易将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Wind资讯数据显示,上半年基金业绩冠军富国天丰截至8月31日的累计净值已达到了1.261元。而在二级市场上,富国天丰今年以来一直处在溢价状态,5月11日溢价率最高曾达到5.08%。

  记者9月3日获悉,受市场火爆效应助推,国内第4只封闭3年的创新债基——信诚增强收益已获批,并将于近期火线发行;加上目前市场已发或待发的其他几只封闭1年、5年的债基,标志着创新封闭债券基金已经步入快速发展期。

  债基为何如此“疯狂”?信诚基金固定收益总监兼信诚增强收益债券基金经理王旭巍向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6%,高于银行一年期定期利率2.25%,再次步入负利率时代。“从长期来看,通胀不可避免。而从对抗通胀的各种投资品种来看,房产投资占用资金量大而门槛太高,股票和股票型基金随市场波动风险太大,低风险、稳定收益的债基无疑是抗通胀首选。”

  四季度债市大基调是平稳运行

  此外,债券基金发行如此火爆也来自债市持续向好。

  上半年,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大牛市,而下半年仍然存在一定的阶段性投资机会,尤其是可转债的投资价值已日益显现。

  Wind资讯数据显示,8月份共发行新债6313.3亿元(不计央票),由于8月到期债券规模不足2000亿元(不含央票),故债券净发行量超过4000亿,创出今年以来的新高。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转债市场大幅扩容的序幕再次拉起,继塔牌转债8月26日开始申购后,工行转债于8月31日开始申购;此外,燕京啤酒11.3亿转债也于8月25日获证监会审核通过;如果算上计划于年内发行的中国石化230亿元可转债,年底我国可转债规模可能超出1000亿元,达到年初的10倍。

  “可转债在下半年值得关注。”富国天丰和富国汇利基金经理饶刚向记者指出,可转债投资成功的案例很多,但受制于市场容量小,缺乏可投资的品种。今年随着一些大企业纷纷宣布可转债的发行计划,可转债市场在下半年面临扩容。“在目前的时点上,我们觉得可转债面临的机会开始逐步大于风险。”

  在民生强债基金经理乐瑞祺看来,管理债基要取得持续良好的收益,主要源于对大类资产配置的前瞻性把握是否准确得当。“比如在2009年下半年债市较为悲观时能提前布局,较好地把握住近一年来的信用产品和中长期利率产品行情,同时在股票二级市场上侧重于申购质地优良、有较好盈利模式的中小盘股票,对破发风险较大的大盘股则采取规避态度,今年以来的整体收益就会比较不错。”

  他预判说,四季度债市在没有大幅通胀、进一步采取严厉调控措施可能性较小的背景下,整个基调是维持平稳运行的行情,其中中长期信用债无论从绝对收益率水平还是从信用利差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一定空间,利率产品则主要以防御为主。

TAGS:交强险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