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经销商变相“私吞” 汽车节能补贴相当乱
2010年9月17日来源:本站编辑

[导读]节能补贴发布之后本应是消费者的福音,不过就实际推广来讲,进展的并不顺利,许多消费者认为节能补贴发放后买车变得很混乱,不知道优惠到底在哪。

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节能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目前,我国正不遗余力地引导消费者向低碳“看齐”,而今年6月实施的节能补贴无疑是国家为此而发出的最为明显的信号。经过几个月的推广,节能补贴在车市中的引导作用日渐显现,而国家相关部门也相继公布了两批“节能车”名单,而有消息称第三批名单将有望在本月底或者下月公布。然而,随着节能补贴政策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了解,不少消费者发现经销商在利用国家节能补贴的机会为自己牟利,这让节能补贴的效果打了折扣。

政策:更多车型入选补贴

为了推进低碳环保、节能减排,鼓励1.6L及以下小排量汽车消费,财政部、发改委和工信部今年正式出台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政策。自6月发布第一批节能汽车的名单后,8月中旬,包括12家企业30多个品牌的61款车型的第二批节能汽车名单也正式公布,加上首批节能车型16家企业的71款产品,目前可获得3000元节能补贴的车型,已扩展到132款,涵盖国产1.6升及以下的绝大部分车型。另据悉,第三批入围车型名单有望于本月底或10月初公布,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车型可以享受到此项政策优惠。

第二批节能车型出自北京现代长安福特马自达、长安汽车东风日产昌河铃木奇瑞汽车、上海通用、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和一汽海马等厂家,连北京奔驰也因为国产C180的“出品”,而成为拥有节能产品的首家高端品牌汽车制造商。

对于又一批可获3000元节能补贴车型名单的出台,接受本报采访的众多汽车厂家和经销商一片叫好。自今年4月份以来,车市已连续4个月环比下跌,同比增幅也逐渐回落,车市“拐点论”此起彼伏。而更重要的是,在市场终端,厂商之间的价格促销、价格战已潜流暗涌,在此时国家发布越来越多的可以获得3000元补助的节能车型名单,显然对车市有很大的刺激作用。3000元节能汽车产品补贴,不仅可以“弥补”购置税减征幅度缩小而让购车者“多”支出的部分,甚至比减征5%的购置税更加优惠。目前,1.6升及以下乘用车购置税基本在万元左右,按5%减征,购车者可省5000元。而如果是节能产品,除了减征2.5%的购置税之外,还可享受3000元的补贴。

调查:补贴方式各说各话

作为车市一项利好政策和惠民工程,一次性享受3000元节能补贴的方式更为直接,能够让消费者立竿见影降低购车成本。因此,该政策也被很多消费者看做是政府出台的又一项鼓励汽车消费的惠民政策。然而,该政策由于采取的是间接补贴方式,即由政府将补贴款直接补给汽车厂家,再由汽车厂家通过经销商补给消费者。相对于购置税减半的直接补贴方式,此项政策由于“经了一手”,使得补贴的透明度受到影响,这也就使得在实际市场操作过程中出现了部分经销商私自侵占补贴、明降暗升甚至冒名顶替节能车型销售的情况存在,使得部分消费者颇不满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目前中原车市4S店执行补贴通常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优惠与补贴“打包”执行,即消费者购车时,直接让优惠幅度更大一些,在购车款中扣除3000元的现金补贴。另一种补贴方式是现金返还,国家补贴3000元,是与其他优惠分开进行的。即严格按国家的规范要求,客户买车手续都完成后,只要提供身份证、行驶证及其复印件、整车发票、确认函等证件,直接再将3000元的现金补贴返还给客户。当然,在市场的实际操作中还有一种方式,虽然这种方式多是手段隐蔽一些,就是将车主该有的3000元现金补贴变成了饰品。

正是因为补贴方式不够透明,加上国家没有严格统一规定具体的操作细则,再加上无法控制经销商对于汽车销售价格的升降,使得节能补贴政策在实施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目前汽车市场的节能补贴有点乱。

前几天一位消费者给记者打电话投诉称,他在买车后知道了国家对该车型补贴的情况,于是去找厂商理论,客服的回答很是具有代表性,只要是比厂家指导价低3000元就算是补贴了,经销商的销售优惠与汽车节能补贴消费者只能享受一样,如果再给补贴3000元,他们经销商都是要亏本的,不能再给补贴了。而据记者了解,像这位消费者碰到的情况,在最近买车的人中绝对不是一个两个。

“我前几天去看车时,看好了一款车,当时车商说能够优惠5000元,最近我听说这款车也可以享受到节能惠民补贴,就想着趁机会买一辆,可是到车商一问价,优惠加补贴总共才给让利7000元。”满腹疑惑的读者崔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不是说补贴3000元嘛,那算上之前的5000元优惠,应该是8000元,这明显是车商趁着补贴变相涨价。”

[分页]

 

乱象:拖延侵吞 补贴受伤

据记者了解,正如同崔先生般,有一些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遭遇了部分经销商以明降暗升的手段侵占补贴的行为。本来这款入选国家节能补贴目录的车型之前就有4000元的优惠,但在入选后,也只有5000元的优惠,并没有像消费者预想的那样,是4000元+3000元的优惠。如果没有事先关注这款车型,消费者就很容易被“忽悠”。

还有一些车商更狠。在补贴政策出台之前,一般都有三四千的优惠,而一旦进入节能补贴车型后立马“翻脸不认人”,除了节能补贴,价格的优惠全部取消,这让一些关注这个车型很久的消费者很是丧气,本来想着节能补贴能得个便宜,谁知道最后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但没享受到更多的优惠,还白白浪费了这么多时间。

除了一些商家变相侵吞节能补贴,还有一些商家在节能补贴上玩起了太极推手。在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实施以后,记者曾接到多位读者打来电话反映,他们在补贴车辆公布之后购车但未能顺利拿到补贴。因为补贴款的事,读者孙先生就很是闹心,他说,自己是8月18日买的车,买车时刚好是入选国家节能补贴目录第二批车型公布之日,当时买车时,汽车经销商告诉他,他们还没有收到厂家的相关补贴细则,所以还不能给予补贴,等厂家的补贴政策下达之后,他们会再联系他,然后半个多月过去了,他的一个朋友最近买了同款车已经拿到了3000元的补贴款,而他的补贴款虽几经联系车商,但车商总是能拿出各种各样的理由推托,不愿意兑现补贴。孙先生对此十分气愤:“既然公布之日购的车,为啥不补,这补贴的时间到底怎么计算的,哪个部门具体监管补贴款到底发放没有?”

无独有偶,车主郑先生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当他把问题反映到某汽车厂家后,尽管厂家方面表示会敦促汽车经销商尽快兑现补贴,但经销商方面最后给出的补贴结果,却是仅补给价值3000元的汽车装饰,这令郑先生难以接受:“这不是强迫消费吗?一是这些汽车装饰用品我并不需要,二是说是价值3000元的汽车装饰品,其实里面的水分很大,能值1000多元就不错了。”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并非个案,在政策的实际执行过程中,一些车商确实存在利用政府发布时间与汽车厂家执行细则下达时间之间的“时间差”,糊弄消费者,不给予应有的补贴。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之所以在市场中出现混乱补贴的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补贴方式的不明朗。目前的补贴途径,很大程度上依靠厂商的良心和诚信,而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汽车厂商面前,这种方式往往是不可靠的。而一些消费者和专家也建议,不如像汽车下乡一样,把3000元补贴在上牌的时候直接补贴给消费者。

车型:“擦边球”蹭上“节能车”

随着节能补贴的深入人心,加上汽车市场趋淡,那些入围的厂家纷纷拿节能车型大做文章,那些未入选节能目录的厂家在促销时打起了“擦边球”,有些汽车经销商满怀热情希望能够为消费者奉上这3000元的节能购车补贴。

在某品牌4S店展厅内,记者看到,汽车经销商在一款展车上打出来“全系车型享受3000元节能惠民补贴”宣传语,而记者查寻入围“节能惠民产品”汽车目录时,发现这款车型仅限其中一款手动挡的车型,其他车型则并不在享受补贴之列。

对此,车商的解释是,“其实享受补贴那一个型号并不是我们的主打型号,而其他车型如果不给补的话,会影响销量,所以只好我们自己出钱来补,只要能真的提升销量就可以了。”

记者注意到,正是由于入选节能车型目录的车型不仅能耗方面表现突出而且还能享受到政府的现金补贴,使得这些车型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车型,而部分并没有被纳入节能车型补贴目录的车型,经销商担心会受到“冷落”,于是心甘情愿自掏腰包进行补贴,导致消费者无法甄别哪些是节能补贴车型。而记者大致了解了一下,搭节能惠民宣传自动加入“补贴”队伍的厂商绝对不在少数,不仅有自主品牌,更多的是合资品牌。一位销售人员更是坦言:“这只是一个噱头。”事实上只是普通的现金优惠,只不过现在节能汽车补贴“比较有炒作点”,所以“顺便搭班车寻求卖点”。

业内人士分析,下半年车市由热转冷销售越来越吃紧的情况下, “节能汽车补贴”无疑是救市的稻草。那些还没有车型列入节能汽车名单的厂商自然不愿意放弃这个撬动销量的卖点,因此出现了商家自掏腰包为节能补贴埋单的情况。

但是,上述情况的出现却让消费者一头雾水。在郑州市花园路北段的一个汽车市场内,一位准备购买节能汽车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已经被节能汽车弄得糊涂了,都说是节能汽车,享受国家补贴,但是现在一共有132款车型真正入围,一时间哪能分辨出真假?另外,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面对商家开出的优惠条件,不少消费者对于所购车型是不是节能汽车也没那么关注了,只要价格合适基本上都可以考虑。

业内人士指出,商家自掏腰包的 “节能补贴”与国家补贴混在一起,让消费者难以分清哪些是节能车型,哪些不属于节能车型,这也与政策设立时的鼓励节能减排的初衷不符。

在国家的《节能惠民工程》中明确规定,把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但是目前认定节能车型的过程却遭到了业内人士的质疑。他们认为,现在国家推行的对油耗达标车型补贴3000元政策是有漏洞的,判断的依据仅仅是企业自己上报的耗油标准,没有经过任何第三方机构的试验和检测。因此,只有引入第三方机构才能把这一政策的初衷落实到位,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商家打擦边球的行为。

TAGS: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