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位朋友在网上问我一些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看法,问我现在新能源汽车处于哪个阶段。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新能源汽车这个筐子里能扔进去很多东西,它太大了,不同的事物处在不同的阶段。
不过大概齐,可以下一个结论,还是蹒跚学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衡量新能源汽车是否已经产业化,应该有几个重要标准:
首先,它的产量和销量能否达到一个数量级。上次参加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汽车高峰论坛时,奔驰的董事长蔡澈博士觉得2020年,新能源汽车(插电+电动)应该是3%~5%;后来标致雪铁龙亚洲区总裁奥利弗预测达到6%;奥利弗身边的李书福说,6%是最激进的状态了,言下之意到不了。联系到此前,卡洛斯戈恩预测,2020年是10%。
假如2020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1亿辆,按照卡洛斯戈恩“史上最乐观”预计,到时候新能源车辆是1000万辆,这个量应该可以被认为是产业化了。
不过,值得怀疑的是,全球汽车销量到时能有1亿辆吗?新能源汽车能达到10%吗?这些新能源汽车会“集中诞生”在某个国家吗?我想,这些答案都是否定的。
多年来,全球汽车产量已经持续稳定在6000万~7000万辆附近,而全球产能已经超过1亿辆,处在过剩的状态。同时,能否达到10%,按照绝大部分业内人士观点,是“不可完成的任务”;最后,如果本来量就少,再分散到各个国家,那么量就更加稀少了,更谈不上产业化,更多是实验性质。(我感觉,诸如欧洲、日本等地区会先普及起来)
假如10年后,都不能奢谈产业化,那么今天我们这个公司几百辆,那个公司几百辆,怎么能算是产业化。
关于这件事,还可以举个例子,就是前不久参加上海汽车的新能源推进情况介绍会。当时,上汽新能源事业部的总经理干频给大家做介绍,他说,今年年底,上海汽车要推轻混荣威750,这个车一上来是“千辆级”的。
他特别强调“千辆级”,因为很多国内厂商也号称生产新能源汽车了,他们的产品早早就上了工信部目录,但在哪里都买不到,比如比亚迪、长安、奇瑞和众泰。干频说,他们想弄一些新能源车回来做研究用,根本买不到。如果我们的批量生产是这个状态,肯定不能算作产业化。
除了产业化外,第二个标准是技术的稳定性。比如现在,大家觉得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但是别的方面会不会有问题不太好说。比如,在气温方面说不定有很大问题。最近,美国电动车企业Tesla对日产Leaf的电池做了测试,就发现在低温条件下(零下4度以下)电池的性能会大幅衰减。
大家知道,Leaf已经在日本和欧洲上市了,当它技术还没稳定时,虽然厂家可以大批量生产,但未来要面对的问题无非两点:要么大规模召回,要么很快被市场淘汰。如果技术没有经过反复验证,不是一项成熟的技术,那也很难说是产业化了。
除了上述两个标准外,第三个标准是商业模式,能否有完善的商业模式去推动。比如,最近讨论的很厉害的电池租赁问题。我本来觉得电池租赁是个很好的模式,不过最近采访了通用中国的陈实和上海通用的丁磊,他俩的观点把我给说服了。
陈实觉得,各家的电池供应商不一样,性能也不一样,这都是核心技术。不仅厂商不愿意,就连消费者也不会愿意自己使用的好电池跑到充电站换成差电池(比如一个LG化学的电池换成了某个国内厂商的电池)。
而丁磊的观点相仿,他觉得作为核心部件,厂商为了售后维护的方便,也倾向于在集团内部实现电池互换,比如上海通用的产品内部之间可以互换,否则对于厂家来说就失控了。
所以,这个商业模式到现在还在讨论中,有太多问题悬而未决。
假如数量、技术和商业模式都不成熟,那么新能源汽车不要说2.0,哪怕是1.0也不能算吧。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