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汽成功收购萨博核心技术近1年后,记者见到了北汽集团总经理汪大总。作为这桩汽车业跨国并购案的参与者,他难掩兴奋之情:“未来5年,我们将推出基于9大平台的21款产品,其中4个平台源自萨博技术。明年,北汽将有数款新车下线,其中至少1款是应用萨博技术的车型。”
短短1年,北汽就将收购的萨博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我”所用,可喜可贺。对这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从零起步的汽车企业而言,国际化战略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架设起更高平台;对于旗下已雄踞市场前列的商用车业务,国际化战略也将为其实现新的突破铺平道路。
走国际化道路是北汽在总结发展经验与教训,分析、展望汽车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后的自主选择。用汪大总的话说:“国际化是必须也是必然。”
2009年底,时任北汽控股公司总经理汪大总(右)与萨博汽车公司总经理Jan Ake Jonsson签署收购协议。
国际化为自主发展搭桥建路
如何实施国际化战略,成为考验所有中国汽车企业的难题,北汽也在摸着石头过河。不同的是,这家企业勇敢出击,赢得了初步胜利;重要的是,北汽抛弃“游击”战术,制定了整体战略规划。
现在看来,收购萨博技术是北汽实施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据汪大总介绍,基于萨博技术的车型是该公司自主品牌发展的核心产品。“目前,我们9大系列产品中,4个系列围绕萨博。现在,所有的消化、吸收、开发工作都在正常进行。基于萨博技术的发动机一次点火成功,为明年产品下线提供了保证”。
北汽收购萨博技术是中国车企一次成功的海外收购,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无疑为这次国际化试水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对北汽而言,要走国际化道路,首先必须有国际化的产品。
收购萨博技术绝不仅仅是为了这一个目的。获取几个车型和平台的意义有限,北汽的想法是“一石多鸟”。该公司以2亿美元购买了萨博公司的多套技术资料,其中包括3.5吨纸质资料和两个1000G硬盘的电子资料。这些“创新资源”被汪大总划分为四大部分:第一是产品技术。整车包括3个平台、6款车型;两大系列8款涡轮增压发动机、2款生物汽油发动机,还有2款手动变速器。第二是开发技术。包括全套、完备、详细的产品标准、质量、制造工艺和供应链体系。3.5吨资料中,仅整车标准就有1100多个。第三是人力资源支撑。按照协议,萨博有责任协助北汽将技术融入发展,支持北汽运用萨博技术研发制造自主品牌车型。第四是模具以及相应的91款机器人等。据记者了解,在一般情况下,国际上全新开发同级别产品平台一般需要10亿美元,国内开发一个整车平台大概需要5年、6亿~8亿元人民币。
在成功竞购一年后,汪大总对当时的点点滴滴仍然记忆犹新。他表示:“国际并购非常复杂。通过对收购萨博技术,我们锻炼了队伍,积累了宝贵经验。”
这次收购同样对北汽,甚至是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起到非同一般的促进作用。此前,一些国家对中国车企了解不多,甚至存有偏见,认为中国车企没有能力进行海外并购。收购萨博技术,至少使北汽在欧洲展现出成熟的企业和品牌形象。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