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面对2011 慎重把握应对艰难时代
2011年1月19日来源:本站编辑

  “这不是最好的时代,也不是最坏的时代。”对于正在向下调控的中国汽车市场而言,车市放缓的“艰难”让汽车业惊出一身冷汗。毕马威相关调查显示,有超过2/3的企业今年将继续增加对中国的投资力度。而目前增势放缓与产能扩张势必会导致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风险。

  事实上,扶持政策的退出,地方对汽车限制的加大,导致今年中国市场的前景很难预测,汽车企业几乎天天开会研究今年的销售计划,与去年相比,销量翻番的企业今年一个都没有,大多数企业都提出了保守的计划,稳扎稳打。

  然而,产能扩张的计划已摆在眼前。近年来,面对狂飙的车市,汽车企业都饱受产能不足的苦头,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成为近年来众企业的一致选择,新增产能都将在最近一两年形成。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1年底,国内14家主流车企累计规划产能就将达2300万辆,加上其他车企,汽车行业总产能将在2500万辆以上。而一系列调整政策带来的车市变化,注定今年只有2000万辆的销售规模,也就是说今年汽车产量至少有500万辆是过剩的。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的话或许能让紧张的汽车企业松口气,他认为,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在10%-15%之间,今年中国的汽车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从去年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状况是产能不足。汽车市场没有出现规模比较大的降价浪潮,很多车企加班加点生产。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许多车企就会增加产能建设,在产能增加之后,市场会自动调节使车企慢慢减少产能,这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程。

  合资品牌在产能不足上表现得最为明显,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北京现代等企业在去年一直是满负荷运行,但很多热销车型仍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最终也导致了市场向卖方市场倾斜。

  在今年新车销售量大幅度缩水的预判下,更多的企业开始考虑通过出口向外转移产能。董扬透露,今年中国汽车出口将有望大幅增长。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 2010年汽车出口总量为54.49万辆,增长了近64%,但仍未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除了国际经济依然疲软之外,更重要的是全球汽车市场依然还在低谷中。

  汽车出口或许可以减缓产能过剩的危机,但却不能完全抵消产销不均衡的影响。现代车企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重视程度都在增加,过剩的产能规划最终能否被市场消化,这在今年就能得到检验。

TAGS:汽车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