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限公不限私"知易行难 广州治堵值得期待
2011年1月26日来源:本站编辑

  广州23日出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方案征求意见稿,新方案增加坚持不限制私家车上牌,并取消了中心城区限制外地车的措施,新增了限制公务车的内容。到2015年,本市各级党政机关、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不再新增公务用车指标。

  在质疑成为群体意识的网络,一项公共决策要获得网民们的激赏、佳评并不容易,而广州这个方案,颇得网民赞誉,殊为可贵。治堵不限私车、不限外地车,而限制公车,在公众心中很是受用。不拿私家车、外地车开刀,决策者把百姓幸福放在心里,是给力“幸福广东”的生动诠注,而限公车则可视作自我限权。

  北京城市治堵方案出台之后,《新京报》作过一个调查,民众“最不能接受的”,依次是“根据户籍,限制外地人买车”(占38.2%),“对公车使用不限制,只限制私车”(37.5%)。“广州样本”绕过这些暗礁,实属明智之举。

  公车之所以在城市治堵中屡受瞩目,频被提及,一则源于公平诉求,公车私车都上路,都占用道路资源,限“私”不限“公”,“私”为“公”让道,是何道理?作为公共管理者,就该自己领先垂范,带头遵守公共政策。

  二则出于效率考量,虽然迄今为止中国公车数量仍是哥德巴赫猜想,谁也莫知其详,但数量多且滥是不争的事实。相对于私家车而言,公务车往往使用频率高,上路时间长,更加挤占、浪费道路资源,它们对城市道路拥堵的“贡献率”不可小觑。限“私”不限“公”,公车急剧膨胀,这堵又如何得治?因此,治堵撇开公车,无论从公平还是效率,都是难服众的。

  权力自我束缚是痛苦的,治堵限“公”不限“私”也一样,知易行难。如果公众对此还有什么期待的话,我想首先要“牙齿当金使”,说到做到,不增就是不增,一辆也不能增,不能时紧时松、前紧后松、上松下紧,“后门”频开;公车不但不能增,还要把黄华华省长的指示“公务车太多,太滥了”、“接下来省内要加大力度整治”落到实处,既治公车之沉疴,又治拥堵之痼疾。

TAGS: 无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