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是汽车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技术盾牌”和“主权”的重要内容,其“质”和“量”直接关系到汽车产业的创新空间和产业安全。从近几个月来我国政府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一系列举动可以看出,政府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决心很大。笔者认为,政府在监管、规范的同时,还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
各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互相模仿、互相借鉴的阶段,这个阶段应该有一个合理、适度的界限。跨国汽车公司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肯定要使用知识产权这一“撒手锏”来打压对手,我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
一方面,企业自身要不断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除了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监管和规范外,还应该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掌握避免和应对知识产权纠纷的技巧,提高企业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建立知识产权战略,推动我国企业尽快在知识产权的“质”和“量”上有所突破,逐渐形成优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