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登录 | 注册

评论:新能源领域与别人起点相同是笑话
2010年12月6日来源:本站编辑

  一家网站策划了一个“电动车2.0”的专题,要我谈点看法。关于电动车,说得实在已经够多,可是盛情难却,那就再说几句。

  首先,“在新能源领域,我们和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可能是中国汽车业最大的一个冷笑话。迄今为止,还有一些企业在说自己的电池技术“领先世界5年”,可是却又一直不愿告诉我们它具体的性能指标,因为它的一些技术性能指标,比如能量密度,别说世界先进,甚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电池技术如此,电控系统的差距就更大,而新能源所搭载的车辆平台,原来差距有多大,现在依然还有多大。

  对于新能源车是否存在一个所谓的“2.0时代”,我认为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连“1.0时代”都还从来没有迈进过。这一点,我们看看市场上有多少新能源车在卖,以及这些新能源车有多少人买,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展开讨论。

  中国的问题是,现在对新能源车的发展方向的选择还存在问题,我们似乎坚定地选择了纯电动车的路线,但是,受电池技术、电力来源和社会基础设施的制约,纯电动车在未来10年内是难有大的作为的,这个路线如果不能说错误的话,起码,风险也是非常高的。所以,在我们根本还没有迈进新能源时代的前提下,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可以体现中国新能源车升级的标志性事件,我希望是在新能源路线上的重新选择,回归到混合动力、插电混合动力、增程型电动车的务实路线上来。

  起初,以美国通用为代表的欧美派,是不大瞧得起丰田的混合动力车的,因为那是“过渡性技术”,他们搞的是氢燃料电池,认为2010年就可以直接进入到氢经济时代。结果,丰田混合动力车现在年销量有望冲击100万辆,而氢动力已经不大有人提起了。而通用也老老实实地搞起了VOLT这样的增程型电动车——实际上也可以认为是另一种混合动力。

  中国新能源车事业的普及起点,我比较保守,认为起码是10年以后的事情,也就是2020年。一方面传统动力仍有强大生命力,另一方面,过去10年的发展告诉我们,新能源车普及所面临的障碍比我们原来想象的要大得多。嗯?那么人类移动性真的难以持续吗?我想,也许我们不能对未来抱太大期望,搞一个能量块,车子就可以在空间任意穿梭,对不起,那是科幻,未来,我们可能的确要面对一个现实——不得不改变我们已经习惯了的移动模式。

TAGS:新能源 | 责任编辑:汽车网 |
顶一下
(0)
踩一下
(0)
相关文章
已有 0 条跟帖(点击查看)网友评论
登录 | 新用户注册   匿名发表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精品导读

更多>>商家推荐

车型排行

  • 微型
  • 小型
  • 紧凑
  • 中型
  • 中大
  • 豪华
  • SUV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