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晖提供的资料看,国际上针对全球汽车产业排名前10位的汽车公司所做的近十年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一个完全成熟的国际化汽车市场里,汽车的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其他60%的利润是在服务领域中产生的。
以这个参考标准来观察,尽管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8500万辆,汽车后市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但是汽车后市场与销售市场不配套的矛盾日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汽车销售市场的发展。同时苏晖也认为,当前汽车售后服务仅以4S店的模式为保障,与高速发展的汽车销售很不适应。
那么,什么样的营销模式才是好的后市场形式呢?一个以展示、销售、信息、配套服务为主,并辅之以汽车展览、城市休闲旅游,面向全市、全省及国内区域性的、具有国际、国内一流水平的汽车、汽配、汽车用品物流集散地,是苏晖眼中比较理想的整体汽车经销模式。在这种汽车园区里,还包括汽车一站式服务、汽车拍卖、汽车保养维修、汽车改装、汽车体验运动和汽车零配件交易等。
汽车后市场发展迅猛传统4S店遭挑战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目前单一4S店的盈利过度依赖新车销售,远远高于国外成熟市场20%的水平,这易受到行业形势、整车厂政策等影响,盈利波动较大,抗风险能力低。为此,许多经销商开始通过并购和扩建来组建4S店集群,以利于集中采购、集中管理,并以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来获取长期竞争力。
为扩大市场份额、形成规模优势,国内汽车经销商均在积极上市融资,借力资本市场做大。除正在香港招股的正通汽车拟融资34亿—43亿港元,计划于2012年底之前新增约46家4S经销店外,中升控股今年3月顺利登陆港交所,截至今年6月30日,中升控股共拥有69家4S店,较去年的47家新增了20多家。今年9月,中升控股通过一系列收购,为公司再增添14家4S店。
此外,中国进口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日前成功借壳鼎盛天工上市,庞大集团、冀东物贸等经销商也在积极备战IPO,依托广汇集团及美国德太投资成立的广汇汽车也拟在两三年内上市,而美国德太投资曾成功投资了深发展和联想控股。除本土企业外,对汽车后市场有着成功经验的国际知名汽车服务企业也在中国积极布局。
争食汽车后市场外资发力在先
随着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后,在汽车后市场方面,何时超过美国也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3万家汽车经销商中,仅有三分之一能维持盈利,三分之一保本,三分之一是赔本经营。同时,在汽车经销商的利润结构中,在国外占经销商盈利60%的后市场部分,在国内所占的比重不到30%,发展汽车后市场已经刻不容缓。
而在这方面,首先布局的显然是跨国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博世已经宣布要在2010年前,在中国建立1000家汽车维修店;日本最大的汽车用品经销商——黄帽子(YellowHat)计划在2015年前将中国直营店和加盟店数量增加到500家;3M在中国则将其8000种汽车售后产品覆盖到700家特约美容店、6000家汽车维修厂和4S销售中心中…
汽车多元消费需求唱大戏
即使不算是绝后,也可以说是空前。在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内,连续4款新型MPV整装上市,开创了国内汽车市场的一个新纪录。曾几何时,受众狭窄的MPV几乎被人们遗忘,与动辄轿车3万辆的月销量相比,最好的MPV车型月销也很难上四位数。如今,这么多的厂家争相涌入,又说明了什么?
毫无疑问,是市场的消费风向发生了变化。虽然还远算不上主流,但包括MPV在内的变型车、Cross跨界型车,已经成为消费心中的新宠。伴随着国内车市规模的快速膨胀,消费者的选择口味也在经历着显著变化,汽车产品的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请注意语言文明,尊重网络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车新闻新闻跟帖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